在中醫學的概念中並無對高血壓病的記載。根據其臨床表現,在中醫對本病的治療可參照:「眩暈」、「頭痛」、「心悸」、「胸痺」、「水腫」等病的相關證型進行治療。而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的病因病機有以下三項:
長期、突然及強烈的情志刺激,而超過了人體的生理範圍,便會成為致病因素。高血壓病的情志失調常見於過度的惱怒,長期的憂思及恐懼緊張和情緒波動等,使人體肝氣鬱滯,久則氣鬱化火,肝火過旺而致肝陽上亢;或因勞神過度,或期盼太高或所願不遂,而致心陰暗耗,心神失養,氣血失調而發為本病。
飲食及攝取食物精華,是維持生命活動及保障健康的必要條件。但飲食不當,如過食肥甘厚味,饑飽失常,飲酒無度,則會造成脾胃受傷。當脾胃受傷時,濕濁不能運化而停留於體內,日久化熱,熱灼津液而為痰,痰阻於經絡,使人體氣機運行失常而致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濁陰之氣不能下降。清竅失養或痰熱上擾蒙憋清竅而發為本病。
久病或過勞可傷及人體的正氣,使人體陰陽失調,臟腑及氣血功能下降。或因素體稟賦不足,年老體衰;或房室不節,腎精虧耗;或婦女產後氣血受傷,均可導致精血不足。腎之虧虛可影響肝陰受損。肝腎陰虛則陰不制陽而肝陽偏旺,虛風內動,亦發為本病。
中醫一般把高血壓病分成肝陽上亢、肝腎陰虛、陰陽兩虛、痰濕中阻,以及瘀血阻絡等不同證型,須先辨清證型類別才可妥善治理。患者除接受治療外,亦可搭配日常食療輔助降低血壓。以下介紹的食品及湯水均對患者有益:
(注意:湯藥及食療方應按照個人體質及病情辨証使用,服用前需諮詢註冊中醫師或醫生意見。)